【本文转载自:楚天都市报】往长江、汉江、清江排污的口子到底有多少?从今年7月起,湖北省首次大面积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航测工作,在长江、汉江、清江沿线,出动20多架无人机,用高科技为母亲河“体检”,上天入地揪出长江排污口,仅15天拍摄18万张照片。
飞马V100起飞前准备
昨日下午,楚天都市报记者跟随负责航测工作的工作人员,来到黄冈长江大桥附近实地探访。
500米高空、地上的电线杆清晰可见
下午3时15分,黄冈长江大桥东面500米,一架飞马V100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静待起飞。
架设基站、检查高精度航摄仪、上传规划好的航线……本次航测补飞任务的负责人——58岁的黄西逐一勾划飞行检查记录表上的12个项目后,点选了电脑软件上的起飞按钮。紧接着,一架翼展2.22米的庞然大物缓慢地从地面起飞,越飞越高,直至变成一个小黑点。
“这次飞行高度是500米。”黄西说,这里地形平坦、空间开阔,飞到500米就可以执行任务。而在以山地为主的鄂西恩施州,植被茂密、交通不便,且沿江地形陡峭、高差大。“在那里,需要飞到2400米的高空才能完成航摄。”
无人机飞上天后,黄西时刻关注着电脑上显示的无人机电量及飞行状态。1小时后,记者头顶上传来如同割草机般的“嗡嗡”声,只见无人机精准地降落在起飞地点。黄西将高精度航摄仪中的存储卡插入电脑,数十张高清航拍图展现在记者眼前。将航拍图逐个放大,地面上每个电线杆都清晰可见。
“这里有个疑似排污口”,黄西兴奋地指着其中一张航拍图给记者看。照片中长江大桥的堤坝下方,一根灰色的管道直伸入江。在“无人机管家”的软件系统中,能清楚获知该疑似排污口的经纬度。
据了解,此次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采用的是三级排查方式:第一级排查用无人机,排查疑似排污口; 第二级排查是组织人工现场核查,对各类排污口逐一排查,登记确认; 第三级排查是对疑难问题和隐蔽盲区进行重点攻坚,查漏补缺,全面建立排污口名录。天上地下结合,人和机器互补,尽量做到无遗漏。
“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拍,作为第一级排查非常关键。它们能把很多问题筛查出来,为人工核查提供线索,大家就能有针对性去查。第二级人工排查,需要工作组出差外地实地走访,如果没有精确坐标,根本找不到地方。”省环境监察总队相关负责人郭予峰说。
夜间神器、让长江上的排污口无处遁形
长江入河排污口航测工作主要由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完成。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马力介绍,此次航测用载人固定翼飞行器、载人直升机飞行器、无人机等多种飞行器,搭载大型专用航摄设备、热红外传感器来采集数据,各飞行器互为补充、协同保障作业,为的就是不遗漏任何一处地方,拍摄出超高清照片。
据介绍,固定翼飞机搭载的、价值千万的高精度航摄仪是此次航测的关键“武器”。这个外观像几个大方匣子叠起来的航摄仪有6个镜头,针对不同的颜色进行优化,可拍出更清晰、细节更丰富的照片。每张照片像素高达3.9亿像素,而普通相机像素一般是4000万左右。“在500米高空,地上的一本杂志都能清楚地拍到,比谷歌地图的精度还要高5倍。在建立排污口名录时,才不会遗漏任何一个小口子。”马力说。
据悉,根据排查区域,飞机起飞前会设定拍摄飞行路线,并确定每一个曝光点,这些曝光点都标有经纬度,输入航摄仪程序中。飞行时,当航摄仪上的GPS监测到与设定的曝光点重合时,航摄仪就会自动拍摄。“无人机续航时间最长可达6小时,这为我们争分夺秒地完成航测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条件。”
“此次航测的高科技设备,不仅有3.9亿像素的航摄仪,还有一种热红外航摄仪专门用于夜晚拍摄。”马力介绍,化工厂常在夜晚偷排废水,工业废水的温度较高,与江水温差较大,热红外航摄仪就能在晚上清晰拍出两种不同颜色的江水。“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肉眼是否可见,排污口在高科技设备下都无处遁形。”
仅用15天拍摄15地共18万张照片
虽然技术条件完备,但7月10日后我省降雨频繁、云层较低,要么无人机难以起飞,要么云层干扰无法拍摄照片,实际可作业的天气只有15天。空域管制则是另一大难题。三江沿线有十堰武当山机场、襄阳刘集机场等5个民航机场,4个通用机场和数个军航机场。航拍需获得空域许可,并避开这些机场起降的航班或临时禁飞。
排污口航拍图(湖北省环境监察总队供图)
为确保按时成任务,此次航测任务不再等到天气条件适合时再飞,而是“有天必飞”,在争取晴天能飞起来的同时,尽可能不放弃任何一个多云天气。比如航测的飞机会在天空盘旋,一旦等到空管许可指令,就马上飞到作业区域工作,哪怕只有半小时。“这样会增加成本,但节约了时间。”马力说。
据了解,湖北省此次航测工作涉及武汉、襄阳、宜昌、黄石、十堰、荆州、荆门、鄂州、孝感、黄冈、咸宁、恩施州、仙桃、天门、潜江等沿江15地。航测总面积达11212平方公里,热红外岸线总长度4808公里,约占长江经济带11省市航测飞行总任务的四分之一。湖北省仅用15天时间,就航摄了185294张照片,完成了实地航测工作。
“我们将这185294张照片按照区域划分,一个城市拼接成一张照片,上传至生态环境部。”郭予峰介绍,这些照片将由生态环境部组织专家解译,确定疑似排污口。为防止遗漏或错误,将派人进行现场踏勘。
届时,工作人员将分岸上和水上两路,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对航拍确定的疑似排污口进行核查,同时也会对疑似排污口附近环境进行商讨,找出航拍遗漏的排污口,核实确定入河排污口信息,列出排污口清单。最后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我省将对每一个排污口制定不同的整治方案,有效规范和管控入河排污口,最终形成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为长江水环境质量改善奠定基础。
转载:楚天都市报
记者:石倩
通讯员:李伟、钟良
实习生:周雅倩、彭紫胭